什么是红筹架构
红筹架构是指中国境内的公司(特指在中国注册运营实体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境外设立离岸公司(通常在开曼、百慕大、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等地),然后将境内公司的资产注入或转移至境外公司,以实现境外控股公司在海外上市融资目的的结构。
红筹架构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私募交易架构。最早在90年代末出现,2003年中国证监会取消对红筹上市的境内审查程序后,红筹架构被大规模的广泛使用。在2006年8月商务部等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10号令”)之前,传统红筹架构一直是跨境私募与海外上市的首选架构。
红筹架构相较于境内企业直接向境外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的优势在于,通过境外控股公司挂牌上市的模式,境内的经营主体可以避免外商投资产业限制、股权流通性限制、两地双重审批和流程、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会计规则衔接等复杂因素。
使用红筹架构的私募股权投资,先由国内公司的创始股东在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设立离岸壳公司(法律上称为“特殊目的公司”),然后利用这家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境内权益,最后以这家特殊目的公司为融资平台发售优先股或者可转股贷款给基金进行私募融资,乃至最终实现该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海外上市。红筹上市又称为“造壳上市”。
大红筹与小红筹
“红筹股”可以划分为“大红筹”和“小红筹”。
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公司,并以境外中资控股公司的名义在香港上市(“大红筹”);
内地企业以其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个人名义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并以股权、资产并购或协议控制等方式控制内地企业权益后,以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名义在香港上市(“小红筹”)。
红筹回归
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的时候是为了在香港募资,必须在境外设立这样一个公司,然后在香港上市,实际上是在国内,现在想回到国内来上市,这个就被我们称为红筹回归。
为什么要搭建红筹架构?
从当前市场来看,最直接的原因是:红筹结构实现了资本运作承载主体的变更,由于资本运作主体为境外主体,红筹结构具备了以下优势:
1、内地证券市场IPO实施的是核准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企业,拥有比较高的的条件和门槛限制,企业通过红筹架构搭建,使得中国权益企业实现境外间接上市,适用境外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求,享受门槛较低较简捷的上市程序,为企业融资开拓便捷通道;
2、股本和资本运作方便,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可满足股东和私募投资人在内的各方要求,境外公司治理方式带来更灵活的员工激励、类别股等制度空间,也可享受一定的税务豁免;
3、对部分行业外资准入的禁止/限制性规定,企业可利用VIE协议架构来进行回避;
4、相较于客户主要在境外的企业而言,国外资本市场较为成熟,选择境外上市对提高企业国际声誉拥有帮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