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存在白纹伊蚊幼虫的孳生地,中大团队按照比例释放此前在该地采集、经过实验室培育的华丽巨蚊幼虫,利用其捕食性控制白纹伊蚊幼虫的数量。大约一周以后,将实地评估效果。希望借此从中长期提高防治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的效率。
防控建议:清积水+防叮咬
目前
我国基孔肯雅热
仍缺乏特效疫苗和针对性药物
临床治疗以
缓解症状和支持疗法为主
所以防蚊灭蚊、避免叮咬
是防护的关键
尽量避免前往疫情高发地区
记住这句口诀:“无积水则无蚊,无叮咬则无病”。以下是蚊子最爱的“五星级产房”:
●阳台/窗台:花盆底托、接水盘、闲置桶罐;
●厨房/卫生间:饮水机托盘、拖把桶边缘、冰箱底部水槽;
●庭院/楼道:废弃轮胎、遮雨布褶皱、竹筒树洞;
●室内隐蔽角:空调排水盘、花瓶、宠物水碗。
一
彻底清除“蚊子产房”,每周至少1次
1. 翻:将闲置的花盆、桶罐、轮胎等倒扣放置,让雨水无法留存;
2. 倒:定期清空花盆托盘、接水盘、空调排水槽的积水,不给蚊子产卵机会;
3. 刷:用硬毛刷清洗花瓶、水缸内壁,以便清除附着的虫卵,蚊子卵能在干燥环境中存活 6个月;
4. 换:水养植物、花瓶水每3 天彻底更换一次,避免幼虫滋生。
二
严防死守,拒绝叮咬
1. 家庭防护:装纱门纱窗,夜间睡觉挂蚊帐,使用电蚊拍及时消灭闯入室内的蚊子。
2. 外出防护:
①在衣物和暴露皮肤上喷避蚊胺驱蚊液,推荐选择浓度为15%,儿童建议浓度为10%-15%,6个月以下的婴儿不可使用;
图源:人民日报
②穿浅色长袖衣裤(蚊子对深色衣物的趋性是浅色的3倍);
③避开清晨和傍晚(花斑蚊活跃时段)在树荫、草丛、水池边逗留。
3. 旅行防护:前往疫区时,随身携带驱蚊喷雾和防蚊贴;住宿选择有空调或纱窗的房间;归国后12天内注意监测体温,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提醒
若不不慎中招,体温超过39°C时均需积极降温,但禁用阿司匹林(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科普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把健康厦门“星标3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