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世纪,西多会(Cistercian)修士限制了彩色玻璃窗中使用的颜色数量,以减少感官刺激并鼓励更多以冥想为方法的崇拜。几个世纪后,在北部文艺复兴初期,虔诚的虔诚者会在四旬斋期间将布丢在他们色彩丰富的祭坛上。
西多会(Cistercian)修士
有些成员比较走运。他们将他们色彩丰富的艺术品,隐藏在以grisaille画法制作的外板下(grisaille画法即完全使用灰色或中性色调的画法)。这些灰色的外板可能并没有显示他们所掩藏的艺术品的鲜艳,但灰灰的他们看上去一点不比色彩鲜艳的作品无趣。
展览中最早的作品之一,是佛兰德大师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制作的一组便携式祭坛用外部橡木镶板,其上刻有费力地绘制了两幅类似于雕凿的石像的grisaille图像。模仿雕塑解决了抛弃色彩创作的困境。
The Annunciation Diptych
(左:天使加百列; 右:圣母玛丽)"
(约 1433-1435).
根据Packer的说法,这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与雕塑家之间激烈竞争的核心。
她说:“(有一个著名的辩论叫做“ paragone”-艺术之间的比较。) “米开朗基罗和莱昂纳多都在这个争论上写过东西。概括来说,雕塑家批评画家只能在二维的世界展现世界(因此无法准确表现世界)。”
画家用手中的画笔进行了反击:他们展现了单色如何表达光和影的运动,而光和影又是如何展现物体体积的。
Célestin Joseph Blanc, Head of a Girl, 1867.
威尼斯人提香(Titian)在绘画“一位女士的画像”(大约1510–12年)中将这个想法发挥到了极致。该作品显示了一个女人站在似乎是用石头雕刻的自己半身像的上方。
提香,《一位女士的画像》,(约1510–12年)
在那之后的年月,仿制雕塑风格的绘画,已成为室内设计中使用的时髦光学错觉:画家无需花费任何费用就能模仿石材。但是艺术家同时也知道别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黑白画法。
实际上,有些画家选择以单色重制作彩色绘画的原因,其实是为了向其他艺术家炫耀技艺。绘制黑白复制稿的能力证明了他们作为艺术家对光线奥秘的完全掌控。
Marlene Dumas, The Image as Burden, 1993
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让·多米尼克·英格里斯(Jean-Dominique Ingres),在完成了他极富挑衅性的“大宫女”(1814年)(有史以来最著名的裸体女性背影之一)的数年后,就重新绘制了一张黑白版本的,以证明他在绘画上对阴影渐变的精通。
让·多米尼克·英格里斯,《大宫女》,(1814年)
黑白重绘制版本
帕克说:“这是一种更好地理解光线在各种表面上掉落的方式。”
单色的现代主义
随着版画在16和17世纪的传播,画家们意识到复制他们的画意味着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画家开始将多色杰作转变为黑白,作为版画家的指导,他们需要将图像转换为用于印刷机的线性设计。
但是到了20世纪,这种做法的反面出现了,例如毕加索,沃霍尔和里希特(Richter)这样的艺术家开始用黑白创作来刻意模仿机械印刷下批量生产出来的图像。
毕加索,《 Las Meninas》(1957年)
毕加索就著名地用绘画制作了新闻打印风格般的《格列尼卡》(1937年)。但是他在模仿西班牙古老大师的作品时(如1657年的“ Las Meninas(Infanta MargaritaMaría)”)也限制了自己使用的颜色。
这是他对画家迭戈·维拉斯克斯(Diego Velásquez)的抽象致敬。将场景还原为黑白,以鲜明的对比和疯狂的深色线条将其戏剧化。
Diego Velásquez, Las Meninas, 1656.
“他画得很快,”帕克说。“他正在回应他的伟大前人,并试图超越他。这与竞争有关。”
而单色艺术的展览永远也不会完整,如果其中没有展出20世纪某些激进派的作品,例如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作品。
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用黑色搪瓷油漆线覆盖画布以表明所画的窗户不是虚幻的窗户,而是物体。
Frank Stella, Tomlinson Court Park, 1959.
或者贾斯珀·约翰斯(Jasper Johns),他也是单色艺术里不可或缺的一位。他把大家都熟悉的灰色符号(例如美国国旗)表现得不再熟悉,而因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灰色的符号突然间变得更加明显了。
Johns的代表作还有一幅2007年的拼贴画。该拼贴画类似于在木制外板上绘制的石板:简直像是几世纪前祭坛画的表亲。
格哈德·里希特,《赫尔加·马图拉和未婚夫》(1966)
然而,展览尽头迎来的却是令人惊讶的亮黄色爆发。这是对“一种颜色的房间”(Room for One Color,1997)的重新创作,该作品是冰岛丹麦装置艺术家奥拉维尔·埃里亚森(Olafur Eliasson)的沉浸式装置,他将芥末黄灯悬挂在漆成白色的空房间中。
Packer解释说:“所有被光照射到的地方都会变成灰色阴影……这就是人眼感受和理解颜色的方式。”
正如Eliasson在展览目录中解释的那样,其目的是使观众的眼睛看到的比平时更多。他写道,我们的眼睛“可以在黑白照片中检测出比在彩色图像中更多的灰度。”
显然,更明智的看法是,看见黑白灰的能力,是一种属于艺术家的超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